一、国家政策支持
1.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国家对储能产业的高度重视。
2. 能源法规定: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3. 电力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鼓励完善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为储能产业参与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地方政策支持
1. 优化分时电价:江苏省优化分时电价结构,增设春、秋两季午间谷时段,扩大工商业分时电价执行范围,为储能产业提供了更灵活的市场环境。
2. 支持独立储能发展:江西省、海南省等地发布支持独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从独立储能示范项目、支持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健全独立储能价格机制等方面支持储能行业的发展。
3. 培育发展电力储能:海南省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储能产业提供了新的应用场景。
4. 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吉林省、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等地发布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健全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储能产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三、其他相关政策措施
1. 取消强制配储制度:2025年2月发布的“136号文”取消8年强制配储制度,打开新能源全电量入市,为储能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空间。
2. 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为储能产业提供了价格保障。
3. 鼓励技术创新:国家鼓励储能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例如,设立储能产业创新中心,联合高校、企业攻关长时储能、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
四、政策影响与展望
1. 推动储能产业市场化发展: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推动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平稳过渡,实现“技术供给-市场消纳-场景创新”的螺旋式上升发展。
2. 提升储能产业竞争力:政策的支持将促进储能技术的创新和成本的降低,提升储能产业在电力系统中的竞争力。
3. 拓展储能应用场景:随着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发展,储能产业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智能家居、微电网、电动汽车等。
钜成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