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内容
“东数西算”工程是我国优化算力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级战略工程,其核心内容包括数据中心布局优化、东西部协同发展、绿色可持续三大方面:
1. 数据中心布局优化
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与土地资源,建设大规模算力枢纽集群,承接东部密集的数据处理需求。
通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实现东西部资源互补与产业联动,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算力调度格局。
例如,贵州、内蒙古等清洁能源富集区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实现跨区域算力供给。
2. 东西部协同发展
打通东西部数据流通渠道,东部地区将实时性要求较低的数据分析、备份存储等业务转移至西部,降低运营成本。
西部地区通过承接数据业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形成“东部研发+西部算力”的产业链分工模式。
3. 绿色可持续
新建数据中心全面采用液冷散热、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超过65%,PUE值(电能利用效率)控制在1.2以下。
例如,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利用当地风能供电,宁夏中卫数据中心采用自然风冷技术,节能30%以上。
二、战略意义
1. 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
通过全国一体化布局,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例如,西部新增数据中心机架超60万架,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5%。
2. 促进绿色发展
提升西部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可再生能源,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例如,宁夏中卫集群实现风电直供数据中心,年均PUE值1.08。
3. 扩大有效投资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
例如,带动西部数字基建投资年均增长25%,创造超10万就业岗位。
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带动相关产业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与价值传递。
例如,成渝枢纽建成全国首个“东数西算”灾害预警云平台,验证跨域算力调度能力。
三、实施成效
· 算力成本降低:通过“东数西算”,整体算力成本降低30%以上。
· 算力网络构建:长三角重点企业算力需求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 数字经济支撑:支撑长三角基因测序、粤港澳AI大模型训练等场景,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网络。
四、未来展望
· 到2025年,将形成支撑万亿级数字经济规模的智能算力底座。
· 作为数字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通过重构生产要素空间配置,激活西部发展动能,为构建全国统一算力大市场提供实践范本。
“东数西算”工程通过优化算力资源配置,不仅解决了东部算力紧缺与西部资源闲置的矛盾,更推动了绿色发展与区域协调,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钜成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