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021-58170595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莘砖公路668号

所在位置: 首页 > > 新闻资讯

新能源储能领域的详细分析

2024-11-08

新能源储能领域是当前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革命中的关键一环。以下是对新能源储能领域的详细分析:


一、储能产业发展背景

储能技术,从广义上讲,即能量存储,是指通过一种介质或者设备,把一种能量形式用同一种或者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存储起来,基于未来应用需要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出来的循环过程。从狭义上讲,储能特指针对电能的存储,即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将产生的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一系列技术和措施。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清洁能源替代是实现碳排放指标的唯一出路。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升,但大规模不稳定电源接入对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部分地区弃风弃光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储能技术作为解决电力规模存储及调度的关键技术,对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储能类型与技术路线

根据不同的存储介质和技术路线,储能主要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氢储能五大类。其中,机械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包括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电磁储能包括超级电容器储能、超导储能等。

目前,新型储能技术中,电化学储能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此外,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路线的项目在规模上也有突破,应用模式逐渐增多。


三、储能产业发展现状

1. 全球储能市场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2022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30.7GW,同比增长98%,其中新型储能投运规模达到20.4GW。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5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将增长56%,到2026年达到270GW左右。

2. 中国储能市场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首次低于80%,新型储能继续高速发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同比增长128%。

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

中国作为全球蕞大的新型储能市场,2203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21.5GW/46.6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


四、储能产业发展趋势

1. 技术迭代与升级

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和升级。例如,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

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也在加速发展,具备本征安全的特点,在高安全性要求的储能领域中具备优势。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我国液流电池产能规划已超过90GWh,投资金额超417亿,签约/在建/投产项目近40个。

2. 应用场景拓展

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从发电侧、电网侧到用户侧,都有广泛的应用需求。例如,在发电侧,新型储能可以用于二次调频和可再生能源配储等;在电网侧,可以用于缓解输配电阻塞、延缓配电设备扩容、供电及调峰等;在用户侧,可以用于调峰、容量费用管理、提升电能质量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等。

3. 市场化机制完善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储能市场化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例如,通过放开电价管理并建立竞价机制,让储能主体从电价波动中获得商业利益。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 出海成为趋势

中国储能企业纷纷出海,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储能企业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海外市场方面,欧美市场由于电力市场化程度高,盈利能力较好,已经成为中国头部储能产业链企业的重要业务布局方向。


五、储能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 挑战

储能领域价格战激烈,导致部分储能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储能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

储能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降低。

2. 机遇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的不断推进,储能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将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将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新能源储能领域是当前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革命中的关键一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新能源储能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钜成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